今年8月1日(2021/8/1),本公司研發的企業及無形資產評價系統正式取得中華民國發明專利。只要將要求的基本資料輸入後,系統將會自行計算並且判斷出價值結論。
但是跟目前市面上已經有的系統有何差異?本套系統所產生的價值結論,是以成本法、收益法、市場法為計算基礎,後端結合本公司的評價數據資料庫及風險評估模組、評價計算模組,其中計算模組具備有:
成本法:重製置成本法、物價指數調整法、資產法等;
收益法:現金流量折現法、超額盈餘法、Green Field 法、Distribution Method、資產收益法等;
市場法:類比法、EV法、MVIC法等。
後續9月將會再加入rNPV、Real Option、Black-Scholes Model等,持續擴充。
有別於市面上僅有的重製/置成本法、簡單且限制產業的現金流量折現法紀算模組。除了可由系統判斷外,也可以展開由使用者自行決定採用評價方法及價值結論。
正常資料下每次評價的價值計算因為結合共種計算因子組合,將有超過100個以上之計算結果。未來的評價人員,將可以專注在資料的正確、收集與判斷,讓評價人為的干擾降到最低,讓數據及證據來決定結論。並且降低時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