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續報告中,有許多準則揭露項目與企業日常營運連結非常薄弱,甚至需額外費心去成就。就像TCFD、IFRS S1 S2 要求接露項目,例如:
- 永續相關風險或機會;
- 與該永續相關風險或機會有關之績效,包括個體對所設定之任何目標,以及法令規範所規定須達成之任何目標之進展。
- 為因應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個體經營模式(包括資源分配)之目前及預期變動(例如,此等變更可能包括管理或除役高碳排、高耗能或高耗水營運之計畫;因需求或供應鏈變動所導致之資源分配;因透過對資本支出或額外研發支出之業務發展,所引發之資源分配;以及收購或撤資);
- 目前及預期之直接減緩與調適努力;
- 目前及預期之間接減緩與調適努力;
- 個體所具有與氣候相關之任何轉型計畫。
等。就目前各上市公司的永續報告中,該相關內容結果呈現為何?看過的讀者、投資人家就心知肚明。
因此幾年來的永續報告看起來就像是企業的形象行銷手冊。
在永續報告的準則要求揭露項目,不外是數據及具體事證。對於氣候風險機會的連結,具體的事證跟數據為何,目前的報告呈現也都很牽強。但是企業若是有採用溫室氣體會計(碳會計)制度,相信這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不只氣候、風險、機會的相關資訊可以具體呈現,甚至對於企業的經營效益及成本體質的改善也可以直接找到問題核心,擬定對策。並且還可以節省管理成本及人力。
執行成效介紹,未來再來逐一介紹。
溫室氣體會計/碳會計 技術為本公司之專利與著作權,若有需求者,請洽本公司顧問群。